社工文化

新闻中心

社工实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工文化 > 社工实务 >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 江西省社会工作十年发展回顾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3 12:08   浏览量:640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

江西省社会工作十年发展回顾

   

江西省辖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4500万,属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

 2007年以来,我省把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动成立省级社会工作协会,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社会工作的基本途径和模式,培育出一批以服务城市发展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和积极影响

一、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

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于2007年10月,是由江西省民政厅直接主管的社会团体。协会致力于团结和服务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推进江西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建设,这十年来,协会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登记管理、社会工作宣传及研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动和社会公益项目运作推广方面富有成效,为江西社会工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截止到2015年底,我省已有2478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组织发展到15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75家,社会工作服务已经从原来传统的养老服务、儿童服务、社区服务延伸到扶贫济困、社区矫正、亲子关系调试、流动人口融入等领域,社会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辐射效应进一步扩大。

    二、发展历程模式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目标以后,我们立足科学发展、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实践,确定了“先农村再城市、然后全面突破”的战略思路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立足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社会工作制度,确立“一年探索试点,三年打开局面,五年初见成效”的试点工作目标

    (一)探索及推广农村社会工作“万载模式”

    2007年5月,万载县确定为全国民政系统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县,由于试点没有可学样板和现成经验的参照,边干边探索。针对试点单位缺少社工的情况,我们通过与省内高校合作,在试点单位建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引入专业力量;其次,为了选准试点工作切入点,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明确了“立足民政福利事业单位,辐射广大城乡社区,以农村社会工作为重点,以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的试点思路,在机构养老服务、留守儿童教育、农村医疗环境、社区卫生、婚姻家庭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特的“1+3”社会工作人才推进模式,即一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一名民政干部、一名试点单位干部、一名志愿者。当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民政干部、试点单位干部和志愿者等)是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主体,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提供者。2008年12月,民政部在万载县召开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万载开展的实践探索被确认为“万载模式”。会上,部领导指出,万载县探索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社会工作不仅可以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也完全可以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行;不仅可以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展,同样可以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实施。

    (二)以南昌青云谱区为代表的城市社会工作模式逐步铺开

    “万载模式”得到国家民政部肯定后,激励我省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沿着“万载模式”打开的工作思路,我省在青云谱区、渝水区深入开展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创造性地建立了“以社区社会工作室为平台,以社区干部社工化为目标,以社会工作实务为抓手”的“三社”工作格局和以“社工、专业义工、社区志愿者”三者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新余市渝水区探索形成的“专业机关抓管理,专业社团建组织,专业人员办实务“1+1+2”工作模式,受到民政部及有关领导肯定。青云谱区在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并与万载县一起被命名为全国、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区),在区各个街道增设青少年事务社工岗位,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岗位发展。全省其他设区市如吉安、九江、上饶、宜春等地也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城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做法。通过积极的实践探索,社会工作拓展到司法矫正、戒除青少年网瘾、调和社区关系、残疾人服务、老年服务、流动人口融入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三、推进思路与做法

我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遵循“一个原则”,坚持“两个服务”,把握“三个关键”,注重“四个发挥”。具体内容是:

(一)遵循一个原则,对试点工作实事求是科学谋划

面对这项新工作,我们遵循“实事求是、科学谋划”的原则,力求试点工作方向正确。

摸清内情,理清思路。为了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走弯路,由省委组织部牵头,我厅负责,联合人事、教育、卫生、劳动等相关部门以及科研机构,组成工作组深入基层,多次开展全省性专题调研。此外,还邀请了省内五所高校和省社科院的10多位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为有效开展社会工作理清了思路,确定了“一年探索试点,三年打开局面,五年初见成效”的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精心试点。2007年4月,向全省下发了《关于开展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个设区市至少要抓好1-2个县(市)的试点。同时,选定了宜春市万载县和南昌市青云谱区,申报全国试点地区。十年来我厅多次派出工作组,与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一道积极探索,精心培育,取得了示范效应。

总结推广,扩大成果。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基础上,我们在万载县召开了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全省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省厅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对各设区市的年终目标考评内容,以行政力量强势推进这项工作。

(二)坚持“两个服务”,为试点工作寻找有效途径。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在试点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服务”:一是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发挥社工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地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为解决社会问题、舒缓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创卫生城、信访、维稳等政府花费精力较多的领域,秉承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理念,协助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弥补了传统工作以行政化手段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局限性,改善了传统方法效果不佳的状况,增强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亲和力及实效性。二是服务于群众实际需求。以解决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需求为切入点,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网瘾青少年、重病患者、下岗职工等社会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帮助他们挖掘个人潜能、走出生存困境、恢复社会功能。这些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问题的缓解或解决,使社会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三)把握“三个关键”,为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人员培训方面,重点抓好四类人员培训:一是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增强宏观管理能力。我省举办全省民政局长培训班,专题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同时我厅举办“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论坛”,邀请全国40多所高校和10多个社工机构专家学者,组织厅机关全体干部和各设区市分管局长、科长参加,以会代训二是试点地区分管领导和民政局干部培训,增强试验能力。先后组织了设区市的分管副市长参加由中组部委托民政部举办的社会工作研修班。三是基层社区干部和民政福利事业单位干部培训,增强理解力和操作力。通过讲座、培训和专家督导等多种形式普及社会工作知识,使基层干部对社工理念和方法能逐渐认可和自觉运用。四是师资队伍培训,强化队伍保障。依托省民政干部培训中心,组建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并专门培训,编写社工培训教材,每年持续开展社工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培训工作。

在岗位设置方面,重点在三个层面开发和设置岗位:一是设立行政管理岗位。省厅专门设岗,青云谱成立社会工作局、万载县民政局增设职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招录社会工作毕业生,专人负责社工岗位工作二是设立一线服务岗位。在万载县福利中心设立社会工作室;在社区和司法、教育、文化、卫生、老龄等部门和中小学设立1-2个社工岗位;在全县各村(居)委会设立社工岗位,保证有一人专门从事社会工作。青云谱区成立社会工作局,在婚姻登记处开设全省首家婚姻家庭指导室,并相应设立社工岗位。三是设立行业管理岗位。2007年,推动成立了省社会工作协会,作为社会工作行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吸纳了省直10多个部门领导以及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加入理事会,并招聘专业社工专业毕业生为工作人员,以团结、联络、支持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

在制度建设方面,指导试点县(区)适时出台政策规定,保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康顺利开展。万载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同时制定了教育培训、岗位设置等七个配套方案,全面规定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系统谋划了全县社会工作网络体系构建。青云谱区委、区政府也出台了《中共青云谱区委  青云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青云谱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四个配套文件,并利用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契机,将全区大部分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干部选用到社工岗位,聘为居委会副主任,享受相应待遇。

(四)注重“四个发挥”,为试点工作注入持久动力

通过整合资源,我们探索了“1+3”(即一名专业大学生,一名民政干部、一名试点单位干部、一名志愿者)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第一,发挥民政干部的推动作用。民政干部充当社工与试点单位干部的桥梁,协助选定工作切入点和服务项目,对社工制定方案进行可行性商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帮助解决遇到困难,争取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以整合调配更多社会资源。

第二,发挥专业社工的引领作用。由于试点社工专业人才短缺,我们通过与省内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由试点部门选定需要社工服务项目,高校选派专业大学生,老师带队督导,开展持续性、接力式社会工作服务。

第三,发挥试点单位干部的主体作用。试点单位干部是社工人才本土化的主体,也是今后社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一方面帮助社工尽快熟悉情况,搞好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跟随社工和督导老师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跟班实践,通过高校师生的传、帮、带,加深他们对社会工作的感性认识,深化社工理念,增强理论水平,掌握实务技巧,提升服务质量。

第四,发挥志愿者的协助作用。志愿者协助社工,参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组织、实施;由社工来培训和指导志愿者,使志愿者学会运用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为群众提供更加系统、优质、持续的服务。

经过十年来的努力,我省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以城乡社区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为平台,以社工岗位为依托,以人才建设为抓手,以职业制度建设为保障,基本形成了引进专业人才和对实际从业人员进行转换提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多层次人才使用平台,采用了专职制、聘用制、派遣制多种用人方式,初步推行了以岗定薪、以绩定奖的薪酬激励制度,开展了服务各类群体、覆盖广大城乡多领域实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高校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正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开局良好。

    、问题与建议

    (一)社会工作宣传有待加强

第一,提高领导层的重视。目前,社会工作的推动与发展,和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地方也反映出领导的重视度,通过社会工作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加大地方政府主管领导社会工作知识培训,提升领导层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等不断在服务过程中扩大影响,取得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育社会工作发展土壤,扎实做好专业服务工作,夯实社会工作发展基础。

第二,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社会工作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但基本还停留在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相关部门如妇联、残联、司法等部门基本处在被动地与民政部门合作之中,相关部门对于社会工作的功能及作用认知度较低,对于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明显,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大社会工作相关部门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增强社会的认知度。社会工作发展到现在,社会民众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也逐渐加强,社工服务偶见电视、媒体等报道,但绝大多数社会民众还是不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加大媒体宣传报道社会工作知识及服务功能,加大社会工作普及,加深社会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扩大社会工作影响。

    (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发展

    第一,行业组织数量的增加。积极推动我省各地设区市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成立,为社会工作者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提供各类专业服务,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实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维护社会工作者权益,协调社会工作者与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快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三社联动”试点工作

    第二,行业组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挖掘和培育一批行业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学习培训,提升管理、协调、资源调动及整合能力,切实发挥行业组织功能及作用,更好地服务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

三)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人员普遍较为年轻,有很多是刚从社工专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整体来看,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一是建立社会工作督导机制,从高校社会工作教师队伍、经验丰富社会工作师中,选拔、培养一批本土化社会工作督导,指导社会工作的开展。二是民政部门及社会工作相关部门、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培训,提升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服务综合素质。三是构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学习、合作的交流平台,促进社工机构间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

二〇一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欢迎注册
注册